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6篇
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,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,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。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,歡迎閱讀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
教學設計方案 篇1
教學目標
1.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,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。
2.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,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。
3.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、背誦課文。
教學重點、難點
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,受到美的熏陶;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學生準備:觀察日出的景象,了解巴金的生平及作品,預習課文。
教師準備:準備日出的錄像片斷或者有關的掛圖、一段優美的音樂。
課時安排
2課時。
教學過程
第一課時
一、了解“導讀”要求
1.請學生自由讀讀“導讀”的要求,交流:從“導讀”中知道了什么。
2.教師小結。
二、談話導入
1.大家觀看過日出嗎?請學生交流平時看到的日出景象。
2.小結:日出的景象壯觀迷人,很多作家詩人都曾贊美過它。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《海上日出》
三、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
1.(1)學生自由朗讀課文,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。
(2)重點強調學生容易出錯的讀音。
2.學生默讀課文,思考:作者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?
教師引導學生梳理:寫了在天氣晴朗時看到的日出景象和有云時看到的日出景象。
3.讀了課文,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?
教師將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。
四、細讀課文,解決疑問;感受日出的壯觀
1.通過剛才讀課文,我們發現:作者描寫了天氣晴朗時和有云時兩種日出的景象,那么這兩種景象你更喜歡哪一種?請大家先仔細讀課文,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。
2.全班交流。
3.教師小結:大家從一些重點的語句里感受了日出的壯觀景象,想不想看看當時的景象?(有條件的學?梢圆シ湃粘龅匿浵衿瑪)仔細觀察,看和你想象的日出的景象是不是一樣。
[意圖:運用電教手段,將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景象,引導學生直觀地感受日出的壯觀,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,為解決學生的疑問作鋪墊。]
4.提問、交流:(1)課文讀到這里,知道作者為什么說這是偉大的奇觀了嗎?
(2)作者說“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”表達了怎樣的感情?
[意圖: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,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,進一步體會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。]
五、感情朗讀。
1.讓我們在感受了日出的美景以后,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在讀中想象日出的壯觀景象。請大家先自由朗讀,然后可以把自己讀得最好的部分讀給大家聽。
2.請部分學生朗讀(可配樂),大家評議。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出日出的美和壯觀。(在此環節后,部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練習背誦。)
3.我們和巴金爺爺一起欣賞了海上日出,你想說什么?
[意圖: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美讀,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,把自己閱讀后想說的心里話說出來,和作者形成共鳴。]
六、布置作業
1.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本課的生字,把你喜歡的詞句抄下來。
2.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背誦課文。
3.搜集、閱讀其他的描寫日出的文章。
第二課時
一、檢查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
1.上節課大家一起欣賞了巴金爺爺的《海上日出》,課文里的生字掌握得怎么樣呢?
[意圖:通過檢查,了解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,把字詞教學落實好。]
2.你們抄寫了哪些喜歡的詞句?讀給大家聽。
[意圖:鼓勵學生積累喜歡的詞句,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、借鑒。]
二、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、生動
1.同學們抄寫了這么多喜歡的詞句,這些句子哪些地方寫得好?好在哪里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。(投影出示下面的'句子,小組討論。)
(1)轉眼間,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。
(2)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,越來越亮。
(3)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,慢慢兒,一縱一縱地,使勁兒向上升。
(4)一剎那間,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,射得人眼睛發痛。
2.全班交流,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語句來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。
3.教師小結: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準確生動的描寫,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日出的壯觀美景。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。
[意圖:引導學生通過討論、交流,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生動,受到啟發。]
三、背誦課文
1.課文寫得這么美,想不想背下來?學生自由練習背誦課文。
2。小組內背誦。
3.全班指名背誦。
四、擴大閱讀
1.小組同學互相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描寫日出的文章,簡單說說好在哪里。
2.各小組推薦喜歡的文章全班交流。
[意圖:通過搜集,培養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;學生在課堂交流中擴大了閱讀量,將課堂知識向課外延伸。)
五、布置作業
課后搜集巴金爺爺的其他文章閱讀,可以舉行一個巴金爺爺文章閱讀會。
六、板書設計
日出前:淺藍 紅霞越來越亮
日出時:負 縱 升 沖 跳 射
海上日出 薄云:躲時 透過 直射 亮光
日出后: 厚云:鑲 透出 出現 染成 光亮
教學設計方案 篇2
教學目的:
1、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,正確書寫,并用“一……就”造句。
2、培養學生正確、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。
3、初步感知課文內容,激發學習興趣。
教學重點:
1、學會本課生字新詞。
2、正確、流利的朗讀課文。
教學難點 :學會本課生字新詞,區分形近字。
教具準備:投影片
教學過程 :
一、談話導入 :
教師出示的掛圖,讓學生仔細觀察,然后說一說圖畫的意思,初步感知這個成語的意思,然后揭示課題: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 課《》,板書課題。
二、進入新課:
(一)、初讀課文:
1、自由讀課文,不認識的字標上生字的字音,多讀幾遍。
2、在小組內讀課文,數一數,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?標好自然段序號,小組長檢查是否正確。
3、指名讀課文,訂正生字詞的讀音,初步感知課文內容。
(二)、認識生字:
1、教師用投影列出生字,分小組讀一讀,比一比:誰讀的最正確。
2、觀看投影片,說一說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寫錯?
“沿” (第五筆是橫折彎,沒有鉤)
“弄” 上下結構,上面是個“王”,下面是:橫、撇、豎。
“錯” 左右結構,左邊是:金字旁,右邊是:橫、豎、豎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。
“渴”與“喝”怎樣區分? (“渴”需要水,所以左邊是三點水;“喝”要用嘴,所以左邊是口字旁)
3、自己讀一讀詞語,然后教師指讀:
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別說 弄錯
4、結合書上的圖指一指,說說“井沿”指的是哪?(井的邊)
(三)、再讀課文,做到正確、流利:
1、自由讀課文(2——3遍)
2、同桌按自然段讀課文,互查字音。
3、教師指名讀,比一比,誰讀的正確、流利。
(四)、用“一……就”造句:
1、讀句子,想想:這兩句話有什么共同點?
投影片: 我一抬頭就看見天。
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。
共同點:都用上了“一……就”的句式,表示一有前邊的動作出現,必然就會有后邊的行為。
2、自己用“一……就”說句子,互評互改。
(五)、指導生字書寫。
1、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況。
2、練習描字。
3、在生字本上抄寫字頭,教師進行評價。
三、布置作業 :
1、抄寫生字
2、朗讀課文,做到正確、流利。
第二課時
教學目的:
1、理解課文內容,懂得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,引導學生看問題要
全面,不能片面的理解,不要做目光短淺,自以為是的人。
2、分角色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。
3、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、聯系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。
教學重點:
1、解課文內容,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,不能片面的理解,不要做目光短淺,自以為是的人。
2、有語氣的朗讀課文。
教學難點 :理解課文,懂得看問題要全面、不能目光短淺、自以為是的道理。
教具準備:投影片(插圖)
教學過程 :
一、談話導入 :
板書:觀天
說說“觀天”是什么意思?你們有沒有看過天呢?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說說,天給你的印象是什么?(大、美、藍……)
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“”,板書: 坐井
這個題目字面上是什么意思呀?(坐在井里看天)到底是誰坐在井里看天呢?看的結果怎樣呢?
二、進入新課:
(一)、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:指名按自然段讀,說說故事里都有誰,它們在什么地方就什么問題爭論起來。(青蛙和小鳥在一口井處就天到底有多大爭論起來。)
板書: 有多大?
青蛙在什么地方? (井底)
小鳥在什么地方? (井沿)
(二)、細讀課文,深入理解:
1、天有多大?輕聲讀課文,找一找小鳥用什么詞來形容天。(無邊無際)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認識。
2、讀讀這句話,說說你對這個詞怎樣理解。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上文提到的小鳥“飛了一百多里”等方面來理解。
3、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這句話:小鳥非常自然。
4、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呢?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。
出示投影片:上有插圖和青蛙的話:“朋友,別說大話了!天不過井口那么大,還用飛那么遠嗎?”
讀一讀,說說你有什么體會。然后練習朗讀,體會青蛙的語氣:非常自信。
5、青蛙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?指名讀第六自然段,說一說。
投影片:配有青蛙的圖和它說的話:“朋友,我天天坐在井里,一抬頭就看見天。我不會弄錯的!
讀一讀,談談你的理解。青蛙為什么會錯了?錯的原因是什么?(教師要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,讓學生認真聽,進行相互補充。)
6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二——七段,做到正確、流利、有語氣。
(三)整體綜合:
1、展開想象,說一說:如果青蛙跳出井口,它會想些什么,做些什么?(先自己練習說,組織好語言再回答)
(對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感到慚愧,不再只憑自己所見到的一點來片面看問題,……)
2、讓學生自愿結合,有語氣的朗讀課文,如果愿意,可加上動作進行表演。
三、練習:
1、分角色朗讀課文,進行評價。
2、說一說學習這個成語故事的感受。
四、作業 :
有語氣的朗讀課文,家長進行評價。
板書:
12 坐井觀天
青蛙 (有多大?) 小鳥
井口那么大 無邊無際
探究活動
1、分角色朗讀課文,說一說如果青蛙跳出井口,它會想些什么?說些什么?
2、請大家發揮想像,續編、續演故事。
教學設計方案 篇3
教學內容: 指導練習第1至4題。
教學目標:
1、能熟練地拼讀音節,正確書寫詞語。
2、懂得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得具體些,能正確填寫“的、地、得“。
3、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。
教學過程:
一、指導練習第1題。
1、自由拼讀,作好答題準備。
2、指幾名中下生拼讀。
3、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確填寫相應的詞語。
二、指導練習第2題。
1、讀題目明確練習要求。
2、指名讀第(1)組兩個句子,比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。
3、指名中等生讀第(2)組兩個句子,比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。
4、指名讀填寫后的兩個句子,注意把填寫的詞語讀出重音。
三、指導練習第3題。
1、談話導入。
2、自學準備。
3、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寫,然后逐題討論。
4、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幾個句子讀一讀,想一想,體會“的、地、得”的用法。
四、指導練習第4題。
1、這兩個句子分別在哪兩篇課文中出現過?
2、自學準備。
填上適當的詞語。
3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,句子中幾個“多么”要讀出重音。
五、完成《作業本》第1至4題。
課后分析:
第二課時
教學內容:
指導練習第5、6、7題。
教學目標:
1、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。
2、能把表示反問的句子改寫成表示肯定的句子。
3、能有感情地朗讀短文。
教學過程:
一、指導練習第5題。
1、找出本單元課文中有省略號的句子,讀一讀說說它們的用法。
2、逐句讀讀,體會句子意思,說說省略號的用法。
3、仿照例句,寫幾個有省略號的句子。
二、指導練習第6題。
1、讀例句,明確練習要求。
。1)指名讀例句,說說句子的意思。
。2)比較上下兩個句子寫法上有什么不同。
。3)指名讀一讀這兩個句子,要求讀出不同的語氣。
2、指名優等生改寫第(1)句,再有感情地讀一讀。
3、指名中等生改寫第(2)句,再有感情地讀一讀。
三、指導練習第7題。
1、讀題,明確練習要求。
2、自學短文,讀后討論:短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?題目中的“我們”指誰?這兩個貧苦農民的孩子要求當紅軍時的心情怎樣?
3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短文。重點指導兩個孩子的話。
教學設計方案 篇4
【教學目標】
。、通過猜謎活動,激發學生收集、自編謎語的興趣。
。、同時認識“團”、“量”等12個生字,會寫“誰”、“怕”等6個字。
。、引導學生掌握猜謎的方法。
【教學重難點】
激發學生收集、自編謎語的興趣。
【課前準備】
電腦課件、實物投影儀、學生收集的謎語21則。
【課時安排】
。舱n時。
【教學過程】
第一課時
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、猜謎激趣 板書課題
。、教師說謎語
人有它大,天沒它大。打一字。
。、今天我們來學習關于猜字謎的一課,板書課題。
。、學生空寫課題
二、指導猜謎 自主識字
。、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書上的謎語吧。
。、同學們可能遇到了一些問題,請大家在小組內互助解決,如有解決不了的,我們再共同來研究。
。、各小組還有什么問題嗎?哪個組猜出了謎底?
。、根據兩種情況的發生教師應做兩種準備:
、 請猜出謎底的學生說說是如何猜的,在師評、互評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己總結出猜謎的方法,教師適度指導、輔助歸納。
、 如果學生猜不出謎底教師以第一則謎語為例進行猜謎方法的指導。(最后用電腦課件把猜謎的方法展示在電視屏幕上)
。、大家自己再讀讀謎語,看看有什么新發現?(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能夠揭示謎底的關鍵點:
、 左邊綠,右邊紅揭示了字是左右結構的;左右相遇起涼風揭示了字意;綠的喜歡及時雨,紅的最怕火來攻。進一步驗證了謎底“秋”字。
、 讓學生自己體會到“言”、“心”、“日”、“水”揭示了 謎底與以上這四個部首能組成什么字,從而猜出謎底“青”字。
。、學生自讀三則謎語,同時猜一猜謎語。
。、學生們在小組內互助解決困難,教師巡視指導能力較弱的組。(尊、遇的字形較難;尊、重、純的發音較難;及時雨的理解可能會出現問題。)
。、學生會有兩種回答:一種沒猜出來;另一種可能有的組有部分謎語猜出了謎底。
。、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猜謎的方法。(猜謎語,動腦筋;會觀察,抓特征;跳出謎面想一想,謎底就在話里藏。)
。、學生在有了方法的基礎上再讀再猜。
三、利用課件 鞏固認字 教師準備三套題以創關的形式展示:
。、讀詞:團結、力量、相遇、及時雨、最怕、水來攻、互相、尊重、令人感動、純凈
。、讀詞:團隊、量一量、相等、遇難、及時、攻打、互助、尊師、輕重、純白色
。、猜字謎:
、 國字玉出門,人才進了門。(團)
、 日下一橫長,里字下邊藏。(量)
、 千里相逢。(重)
、 心懸起,臉發白。(怕)
學生們看電視屏幕一題一題闖關(同時表現突出或有進步的同學還可得到寫有謎語的獎勵卡)四、多種評價 總結效果 這節課你感覺學得怎么樣? 學生自由發言說說學習的收獲。
第二課時
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、游戲形式 復習生字 同學們我們用“小快嘴”的游戲來讀一讀這課的生詞好嗎?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。
二、多種形式 指導書寫
。、這課有哪幾個四會字,看看誰觀察得最仔細?
。、誰來說說怎樣才能把字寫好?
。、請同學們各寫一個。
。、選取典型的書寫在實物投影下展示。
。、再寫一邊。
。、學生自己觀察四會字在格中的占格位置及關鍵筆畫的壓線情況。
。、學生反饋:
、 誰、怕、跟、涼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,應注意左窄右寬。
、 量比最的橫長。
、 “誰”的第四筆豎壓在豎中線上、“跟”的第十一筆豎提的豎壓在豎中線上。
。、書寫四會字。
。、學生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評價。
。、學生書寫。
三、猜謎競賽 拓展活動
。、請同學們用你們準備好的謎語卡開一次猜謎競賽好嗎?
。、(反饋競賽的情況)請同學說說自己猜對的謎語并講講是怎么猜出來的。
。、讓同學們試著自編謎語。
。ㄒ怨膭顬橹鳎
。、同學們把自己準備好的謎語卡貼在教室的墻上后,隨意選取謎語來猜。猜對謎語的同學可從出謎同學那里得到同學自制的一張獎勵卡,集齊三張的同學可從老師那里換取獎品。
。、學生自由發言。
。、同學們互相啟發自編謎語。
四、多種評價 總結結果 誰來說說學習了猜字謎這課,對于今后你猜謎語有什么幫助。
學生暢所欲言。
【作業】
把沒猜出的謎語延伸到課下,學生可以繼續搞猜謎的系列活動。
。、結合語文實踐召開一次猜謎聯歡會。
。、用收集的謎語布置“謎語天地”。
。、收集全班同學自編的謎語匯集成冊。
。ㄒ陨匣顒涌筛鶕景鄬W生實際有所選擇,也可搞系列活動。)
教學設計方案 篇5
一、教學目標:
1、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2、默讀課文,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,科學認識艾滋病,關愛艾滋病患者。3、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,感悟“小斗士”的可敬,培植戰勝“災難”的信心。
二、教學重、難點。
1、了解恩科西為什么被人們稱作“艾滋病小斗士”?2、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,感悟“小斗士”的可敬,培植戰勝“災難”的信心。
三、教學過程。
一、導入:1、同學們,通過上課的學習,我們認識了愛滋病小斗士——(恩科西)2、對于愛滋病,我們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,它是一中死亡率極高、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病。所以說,愛滋病患者是痛苦的,是不幸的!而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個。
二、進行新課
。ㄒ唬└形颉安恍摇1、恩科西遭遇了怎樣的不幸呢?打開課本找一找,找出有關的語句,體會一下恩科西悲慘的命運。2、生自讀課文3、討論交流:①“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,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!保ǜ惺芏骺莆鞯臒o辜和失去母親的悲痛)在南非,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,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。(從這些數據中感受愛滋病的可怕,體會恩科西的不幸)◎“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,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!保ó攲W生找到此句時,教師出示這句,并發問:再讀讀這句話,要特別注意哪些詞呢?并說說從中你悟出了什么?“竟然”:一方面說明恩科西生命力頑強、毅志堅定。
另一方面說明他能活這么長時間出乎大家的意料!巴Α笔鞘裁匆馑?用“堅持”,“撐著”這些詞換它好嗎?為什么?從這個詞你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?)②他還遇到了哪些不幸?“9歲那年,當養母帶著恩科西到一家小學報名上學時,遭到了全校大多數老師、學生和家長的反對,還在當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!眰渥ⅲ喝绻麑W生找不到這句話,教師則提示說:“其實,艾滋病給他帶來的痛苦又何止這些?還有沒有其它方面的?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?A.理解上下文說說“軒然大波”在這兒指什么?B.當養母帶著恩科西到一家小學報名上學時,全校的大多數老師是什么反應?(學生想象一下,說一說)當恩科西好不容易走進課堂,準備和同學們在一起的時候,大多數的學生是什么反應?(學生想象一下,說一說)當恩科西第二天準備繼續上學的時候,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,他們又是什么態度?(學生想象一下,說一說)C.他們怕什么?(大家被怕被傳染上艾滋。麄冊敢饨邮芏骺莆鲉?(不愿意)D.是呀!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們拒之門外。此時,此刻如果你是恩科西,你最想得到什么?(得到別人的關愛像正常兒童一樣上學)E.后來事情又是怎么解決的呢?由于媒體的干預以及養母的不懈努力,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書包去上學。
。ǘ└形颉翱範帯边^渡:面對巨大的不幸,恩科西是如何抗爭的呢?5,6,7三個自然段分別講了它所做的三件事,你能把它們分別概括出來嗎?討論交流。1.出席艾滋病研討會,不斷呼吁。出示第五自然段。讀讀這段話,想一想應該抓住哪些關鍵的詞語?并說一說從中你悟出了什么?教師抓住“纖弱”這個詞語,深入發問:從中你知道了什么?(身體虛弱。已經不行了。)教師追問:在這種情況下,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?他又是如何做的呢?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。2.那么,第二件事是什么?(出席20xx年的艾滋病大會。)師:那么,此時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,已經是什么樣子的?出示圖片,聯系全文,大家描繪一下。師:是啊,我們都很清楚,此時的恩科西,已經骨瘦如柴,身體極其虛弱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小恩科西仍然堅持發言。那么,哪位同學能夠有感情地讀一讀他的發言。此時此刻,他心中想到的,依然是——他的心中,永遠只有別人。從中,我們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怎樣的孩子?(關心他人。有愛心。)的確,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,發言是感人肺腑的,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聲。所以,“震撼了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的心靈!睅煟寒斔信c會代表看到骨瘦如柴,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時候,當他們聽到他那感人肺腑的發言后,各國代表們會想些什么、說些什么呢?學生:思考、自由發言。教師小結:是啊,小恩科西頑強地與病魔抗爭,令人感動。從他的發言中,我們還能感受到,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,在與社會抗爭。這抗爭其實在喚醒人們,應給予艾滋病患者足夠的尊重與幫助。3.對未來充滿希望。師:從中你可以悟出什么?(1。小恩科西對未來充滿希望。2。他希望自己長大后能幫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)過渡語:恩科西如此熱愛生活,頑強斗爭,令人感動?墒前滩±淇釤o情。恩科西的病情開始——(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)4、當你聽到這個消息,你的心情怎樣?——此時此刻,你又想說些什么?5、南非前總統曼德拉、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。(——師引讀:)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:“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,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,恩科西就是榜樣!6、(師引讀:)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: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,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。
三、小結”1、過渡:人類面臨的天災越來越多,像禽流感、非典、腫瘤,恩科西的頑強不屈,給所有的患者做出榜樣。今天,英雄的恩科西雖然離我們而去,但,他那震撼人心的呼喊,時刻響在人們的耳邊,留在人們心中。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。這一天,紅絲帶將會飄揚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。2、那么,做為一名普通的小學生,我們也會面臨挫折和失敗。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?請用“不是……而是……”練說。(例:面對挫折,我們不是悲觀消沉,而是要坦然面對,樂觀自信。要有愛心,去幫助其他遇到“天災”的人)
教學設計方案 篇6
教學內容:
北師大版數學第七冊《生活中的負數》單元第一課時《溫度》
教學目標:
1、了解生活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,并會正確讀寫。
2、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。
教學重點、難點:
1、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。
2、了解天氣預報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,并會正確地讀寫。
教學過程:
組織課前互動:
同學們,張老師第一次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學習,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,說說自己有什么優點?(學生介紹)
有這么多優秀的同學,看來我們班級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班級了。老師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這節數學課。你們準備好了嗎?好,那我們上課吧。
一、創設情景,揭示課題
剛才那么多同學介紹了自己,說了自己的優點,你知道張老師的優點是什么嗎?告訴你,張老師的天氣預報播的最好,特像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,你相信嗎?不信?那我就播一段你聽聽,但是請你邊聽邊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,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,將新聞中的數據記錄在課前老師發給你的那張紙上,看誰的記錄方式最簡單、最清楚……(播新聞,播音員:20xx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氣溫分別是:昆明15℃,?21℃,長沙5℃,西安0℃,天津—2℃,長春—8℃,哈爾濱—15℃。今天的天氣預報就為您播報到這。學生記錄)
張老師播的怎么樣?天氣預報天天播,看來溫度很重要,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“溫度”(板書課題)
二、探究新知
。ㄒ唬└惺芤胝撎柕谋匾,自主合作探究總結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
請同學們把你記錄數據的方法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,選出你們小組認為最合理、最簡單、最清楚的方法,介紹給大家。(學生匯報)
選出“+、-”的方法,你們想的真好,和數學家想的一樣。
。ǘ⿻x溫度,及溫度的相關知識。
你知道怎樣讀這些溫度嗎?(學生會就學生說)
。1)“℃”這個符號,我們讀作“攝氏度”
。2)通常用+5℃表示零上5℃。用-2℃表示零下2℃
。3)師:每組桌面上都有一張圖片,誰愿意也學學“天氣預報”播音員,來播一下天氣預報?(指名一生上臺表演)其他同學仔細聽,你能從播報的溫度中發現了什么?(學生邊聽邊思考,匯報)
。ㄈ⿻褂脺囟扔嫳硎旧钪械臏囟
在生活中我們用什么來測量溫度呢?——(溫度計)
。1)認識溫度計
出示:溫度計,(學生拿出溫度計,每小組一個)從溫度計上你知道些什么,又觀察到了什么,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?(學生介紹,老師補充
1、0刻度線是紅色標出的;
2、上面還標有數字:零以上的數字越來越大,零一下的數字也越來越大。
3、 0以上是零上的溫度,0以下是零下的溫度。
4、一個小格表示一度。
5、有一個℃的符號)
【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6篇】相關文章: